首页 新闻资讯 今日京津冀环渤海
日前,2025年京津冀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在我市举行。本次活动由天津市科技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河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吸引三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相关机构近600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参与。
近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24—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在参与评估的57个自贸试验区片区中,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得分位列第五,省级排名居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广东。综合排名和省级排名均与上一年度保持一致。
北京地区的首趟中欧班列两年前在平谷马坊开行,未来这里也有望驶出更多班列。近日,市发展改革委批复平谷地方铁路马坊站南场区、北场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给予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近日,京津冀三地社保部门签订协议,建立了京津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清算机制。明起,三地参保人在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时,办结时限由国家规定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最快可当日办结。
今年上半年,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8%。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现代优质特色消费品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8.4%、48.6%、30%和25%,均实现同比增长。
6月16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加力稳经济促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出4个方面26条政策措施,这是山东今年发布的第二批政策清单。今年1月,山东推出首批政策清单,其中九成政策措施面向广大经营主体。在上半年即将收官之际,山东再次推出“政策包”,传递出了哪些动向和信号?
“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为52.1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15个百分点。”6月15日,在2025年廊坊经洽会举办的全国AAAAA级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正式发布,增强了企业信心,坚定了发展底气。
中亚地区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区。据石家庄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河北省对中亚五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0.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倍,贸易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25亿元,同比增长1倍;进口5.3亿元,同比增长1.6倍。
夏日的清晨,鞍山千山湾玉珑岛上人头攒动,亲水平台上挤满拍摄人群。“看,这角度能拍出‘天空之镜’的效果!”家住鞍山市铁西区的李小萌特意早起,约朋友前来打卡。
6月16日,在贺兰县名居华庭小区,工人们忙着进行雨水管道施工和路面硬化作业。“自4月上旬进场施工以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50%以上,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贺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孙志刚介绍。
6月16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全力推动,指导浦发银行天津分行成功上线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标志着天津FT账户扩容首家银行落地,彰显了天津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