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今日京津冀环渤海
日前,由招商银行天津分行主承销的“25中交天航MTN001(科创债)”成功发行,标志着天津市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总规模突破200亿元,位居全国第8位,并实现发行主体全覆盖。
截至10月31日,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总量突破1800万人次,达到2024年全年总量的98.5%,同比增长17.6%。其中入出境外国人超过52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4.2%,已超2024年全年入出境外国人总量。
为培树“鲁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集中展现全省各市优质畜产品魅力,近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绘制了山东省优质畜产品地图,遴选收录优质畜产品企业255家,覆盖全省16市,产品涵盖肉、蛋、奶、蜜4个大类,种类齐全、品质优良。
今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外贸发展呈现稳中提质、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据石家庄海关统计,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5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4%。其中,出口1.0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5.2%,出口值连续6个月保持稳定增长。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化、智能化改造有了核心利器。日前,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两款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工业无线通信芯片揭开面纱,标志着我国在工业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从标准引领、技术领先到芯片首发的关键性突破。
11月1日,随着华北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式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同步启用。这个“看不见的电厂”并没有实体厂房,而是通过智能平台,将分散在张家口、唐山两地共16处蓄热式电锅炉聚合成一个整体,具备54.4万千瓦调节能力参与电网调节,在保障供暖季可靠供电的同时,更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灵活性。
“我们公司繁育的蝶翼斑马、蝴蝶鲤鱼等观赏鱼今年开始进军韩国市场。10月份,我们出口了800多条金鱼和锦鲤,使用中韩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关税降为零,成本大幅降低。”天津金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毛先生说,“我们准备继续扩大出口,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发布中国城市“双碳-社会-治理”指数报告,对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系统评估。北京排名位居全国首位。
项目建设现场,钢筋林立、焊花飞溅;车间一线,机器轰鸣、生产繁忙……金秋时节,祖国北疆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刷新“进度条”,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号角。
“特别给力!从申请到拿到100万元信用贷款,只用了7天时间,资金流信息平台送来的‘及时雨’,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10月30日,呼和浩特市好嘛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腾飞兴奋地告诉记者。
“十四五”以来,我省深入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行动计划,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三年全省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763项,新增经济收益33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