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今日京津冀环渤海
日前,由招商银行天津分行主承销的“25中交天航MTN001(科创债)”成功发行,标志着天津市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总规模突破200亿元,位居全国第8位,并实现发行主体全覆盖。
截至10月31日,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总量突破1800万人次,达到2024年全年总量的98.5%,同比增长17.6%。其中入出境外国人超过52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4.2%,已超2024年全年入出境外国人总量。
为培树“鲁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集中展现全省各市优质畜产品魅力,近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绘制了山东省优质畜产品地图,遴选收录优质畜产品企业255家,覆盖全省16市,产品涵盖肉、蛋、奶、蜜4个大类,种类齐全、品质优良。
今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外贸发展呈现稳中提质、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据石家庄海关统计,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5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4%。其中,出口1.0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5.2%,出口值连续6个月保持稳定增长。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化、智能化改造有了核心利器。日前,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两款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工业无线通信芯片揭开面纱,标志着我国在工业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从标准引领、技术领先到芯片首发的关键性突破。
日前,辽宁省政府采购网完成升级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性实现与“信用中国”平台的数据全面贯通,标志着我省在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深化跨部门协同治理领域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经营主体参与政府采购的“便捷通道”被打通,全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得到优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数据支撑进一步筑牢。
10月16日,全国首个设立在海事管理机构的流动仲裁庭——“津海法通”流动仲裁庭在新港海事局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行。该庭由天津海事局与天津仲裁委员会相关单位共同创立,标志着“海事调解+专业仲裁”的创新模式正式落地,为我国海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树立了新标杆。
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满一个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口岸入境俄罗斯籍旅客量显著增长。10月15日从大兴机场边检站获悉,自9月15日政策落地至10月15日0时,经大兴机场口岸入境的俄罗斯籍旅客累计超3万人次,环比增幅超20%,同比增长约80%。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中俄人员往来、经贸文化交流注入强劲动力。
一部手机、一个网站,正悄然改变着京城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日前,北京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数字化平台“北京养老服务网”及移动端累计访问量突破6400万,累计用户人数达83.03万,老年用户占比超六成。
10月15日,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暨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2025年)专项行动总结会召开。会上,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获评2025年度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行动应急信息播发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共10个省份获奖),黑龙江省密山市、呼玛县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案例入选优秀案例。
10月15日,“看见:不一样的辽宁”辽宁省文旅推介展示活动在沈阳举办,围绕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创新等对辽宁文旅资源进行推介,旨在展现辽宁文旅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海内外朋友来辽观光旅游、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