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法治山东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记者获悉,山东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10个省份,其中法治环境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重点项目工作
5年来,山东全面依法治省统筹效能持续增强。召开全省基层法治建设经验交流会、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创新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推出重点项目333项,相关县(市、区)聚焦汽车、新材料、海上风电、轴承等产业,优化涉企法治服务,助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司法质效和公信力持续提升。5年来,全省法院审判执行收案1063.4万件,结案1016.2万件,居全国前列。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3万件,发出检察建议2.76万件,提起诉讼2481件。
全省现有人民调解员25.53万人、律师5.4万人
“十四五”时期,全省法治社会建设持续增效。深入推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领域改革发展,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6万余个,5年来,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提供法律咨询、公证业务、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818.3万件次。
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具有山东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省现有人民调解员25.53万人、律师5.4万人、公证员1092人、仲裁员7935人、司法鉴定人2686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7372人。“十四五”时期,3.4万人获得法律职业资格。实施村(居)法律顾问提升工程,全省现有1.28万名村(居)法律顾问,年均提供法律服务100余万件次。
“十四五”以来全省高速公路累计减免通行费用约228亿元
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打造“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挽救和出清功能,5年来,依法审结各类破产案件9942件。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指导帮助16.8万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65万条。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比如,突出整治乱收费,公开24项交通运输涉企收费目录,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领域有关降费优惠政策,“十四五”以来,全省高速公路累计减免通行费用约228亿元。突出整治乱罚款,在全国统一的33项免罚清单外,增加44项免罚情形,实行首违不罚、轻违减罚,彰显执法温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额罚款等异常情形,及时预警处理。
济南等市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公示名单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十四五”时期,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滨州、青岛、枣庄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济南、烟台、济宁市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公示名单,为深入推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示范引领。
5年来全省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3.61万件,其中2024年度受理4.56万件,同比2021年增长170%,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
正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等重要法规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法治保障。“十四五”时期,山东地方立法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全力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地见效。比如,今年出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健全新兴产业培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制度,完善生态管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近年来制定修改了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专利条例、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涵盖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环境优化等各方面。今年制定开发区条例,推动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当前正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重要法规。
5年来,立法引领保障作用持续彰显。全省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330件、政府规章260件。
5年来共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案件440起、涉案金额103.2亿美元
近年来,全省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贸易便利化、边境后规则等多个领域,总结形成5批制度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涉外法律风险应对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国际贸易摩擦法律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国际贸易摩擦法律服务团和应对摩擦工作站的作用,5年来,全省共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案件440起,涉案金额103.2亿美元。健全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调查机制,5年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山东分中心主动预警企业220家次,为105家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
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有效提升。高标准打造济南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建设集诉讼、调解、仲裁、律师、翻译、域外法查明的全链条涉外法律法务平台。目前正在建设山东涉外法律服务网,年内将正式上线运行。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推动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纳入省“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山东省涉外法治人才库,累计培养涉外律师近千人。加强国际法本科及研究生培养,强化涉外法学学科建设,今年我省多所高校创新设置了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津冀环渤海企业家联盟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