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万平方千米实景三维数据建设完成—— 将立体辽宁搬进数字空间

近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数据局联合发布全省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8个案例涉及消防、生态治理、防汛抗洪、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露天矿管理、海域监督等诸多领域。


实景三维数据真实、立体、时序化地反映和表达人们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空间底座,已深度融入并深刻改变日常生产生活。我省2023年启动实景三维辽宁建设,目前已建设约68万平方千米不同精细程度的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为数字辽宁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


在地形级数据获取领域,全省14.8万平方千米土地的“卫星照片”已制作完成,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城乡规划建设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覆盖全省域的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可为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底图服务。


在城市级数据获取领域,全省1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建成区(约4841平方千米)已建成精细的“三维立体地图”,更逼真地展现楼房、道路等城市建筑和地物的外形及表面细节,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直观精准的三维空间信息,是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


在部件级数据获取领域,我省成功构建了沈阳市总长度20.17千米的“超清数字路”,精细呈现了7万多个包括道路标志、标牌、电杆、井盖、行道树、护栏等131类重要道路部件的三维形态。这条“数字路”可助力沈阳智慧交通建设,如利用模型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缓解交通拥堵,利用三维地图数据为智能汽车指路等。


省自然资源厅将以此次典型案例发布为契机,推动实景三维数据应用到更多行业领域。同时,也将坚持“数据为王、应用为本、创新为要、安全为基”原则,持续做新做大实景三维辽宁数字底座,做多做好应用场景,为推动我省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要素保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津冀环渤海企业家联盟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